
港深優勢互補 港人北上腫瘤就醫新選擇
近日,為推進深港醫療融合,促進資源優化配置,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在現有專科基礎上增設腫瘤專科,融匯兩地資源形成跨區域多學科專業團隊,以期通過創新治療、靶向藥物使用、長程治療等多種形式,為大灣區腫瘤患者提供更經濟、更個性化的醫療服務。
質價雙優的腫瘤用藥模式
48歲的Amy是一位香港本地居民,確診三陰性乳腺癌並已發生轉移。然而醫生建議她使用的兩款靶向藥物在香港價格高昂,持續化療已成為不小的經濟負擔。在病友的介紹下,Amy在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找到了更經濟的用藥選擇,她需要的兩款靶向藥德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 Deruxtecan(T-DXd)、戈沙妥珠單抗Sacituzumab Govitecan,售價僅為香港市場的一半甚至更低。
作為一家運營成熟的私立綜合醫院,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依託集采政策優勢,腫瘤創新藥物能以零加成價格提供,部分靶向藥價格較香港市場更有競爭力。例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厄洛替尼片Erlotinib (Tarceva)、治療肝癌的瑞戈非尼片Regorafenib (Stivarga)等藥物,售價僅為香港市場的10~20%。
為滿足患者及時、穩定的用藥需求,藥劑科現時75%藥物為進口藥物,同時引進內地特有的創新腫瘤藥物,例如治療宮頸癌的卡度尼利單抗注射劑Cadonilimab (開坦尼),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舒沃替尼Sunvozertinib (舒沃哲)等。醫院可提供定制化的藥品臨時採購服務,為患者單獨申請腫瘤藥物。
不僅如此,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提供一站式腫瘤醫療服務,化療能按期進行無需排隊,治療時間精准把控,避免因排期不及時導致的延誤治療,保障治療持續穩定。醫院設有環境舒適、私密度高的日間化療區域,接受化療時(如靜脈輸液),有專業護士全程悉心關照,提升患者就醫體驗。
日間化療區域
多學科專業團隊配置,提供癌症全週期服務
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腫瘤診療團隊有腫瘤專科醫生,腫瘤內科、腫瘤放療科,腫瘤外科,並且涵蓋了影像科、全科醫學、大內科、外科、臨床藥劑科、營養科、中醫科、精神心理科、腫瘤專科護士等多個科室背景的醫護人員,形成了專業的多學科(MDT)診療團隊。
憑藉近30年腫瘤治療臨床經驗,首席醫療官任驊醫生帶領團隊,提供從腫瘤篩查、藥物和手術治療到治療後護理與監測的癌症全週期服務。內科方面,賈琳醫生擅長處理乳腺癌、肺癌等內科治療,在診斷疑難病例有出色表現;外科方面,作為首位北上深圳執業並成功進行多例手術的香港外科醫生,老兆雄醫生在實施腫瘤切除術方面也具備豐富經驗。
香港外科醫生老兆雄(右一)於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進行手術
醫院遵循循證醫學理念,注重腫瘤篩查,專案覆蓋乳腺癌、結直腸癌等多癌種。利用先進醫學影像設備,放射檢查“即影即有”,24小時可出具報告、進行診療,顯著縮短了高風險患者的等候時長。
港深醫療資源互補,定制診療管理方案
為擴大灣區患者的醫療服務範圍,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與香港希愈醫療(香港和睦家)建立跨境醫療服務,加速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互補。
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腫瘤科與希愈醫療旗下的腫瘤中心開展深入、全方位的醫療聯合。通過互聯系統,可實現深港便捷轉診,兩地醫生可開展線上多學科(MDT)會診,提供同質化醫療服務,持續跟進患者診療管理。
55歲的劉女士此前長居香港,兒子在深圳工作。在香港確診肺癌並完成前幾次化療後,劉女士到深圳與兒子團聚的同時,通過港深轉診服務在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繼續接受化療服務。她表示,能在家人的陪伴下接受治療,讓她感到更加安心。
港深兩地轉診也提供了更靈活的用藥模式,如果客戶對僅在港上市的腫瘤創新藥物有需求,例如子宮內膜癌藥多塔利單抗Dostarlimab(Vemperli)、多發性骨髓瘤雙抗藥塔奎妥單抗Talquetamab(Talvey)等,可轉診香港希愈醫療用藥。
此外,醫院特設港人服務專區,提供粵語陪診服務,同時開具中英文雙語報告,以便患者回港銜接。
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已啟動保險醫療直付合作、跨境支付服務等便捷醫療舉措,持續與同路人同盟等香港癌症公益合作夥伴開展各項活動,期望在診療、用藥等各方面進一步開拓優勢特色,持續為灣區患者提供高品質醫療服務。
Copyright United Family Healthcare 2014 All right reserved - 京衞網審[2014]第1927號 - 京ICP備13017554號-4
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 廣審號:粵(B)廣[2024]第09-10-1049號